4)第一百七十八章 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_视频剪辑:开局盘点十大帝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致,所以说,孙武的书是别人教给他的,孙武这个人的能力赶不上他书中写的水平!”

  “在咱老朱看来,也是一个空谈大话的!”

  不料朱标刚好路过,听到了朱元璋的唠叨,于是忍不住吐槽到:“父皇,莫非你是酸孙武?”

  “哪个混账在说咱……”

  朱元璋刚想骂人,看到来人是朱标,于是光速变脸,笑道:“哦,是标儿啊。”

  “标儿,你说的叫什么话,咱老朱能酸他?”

  “咱想说的是,咱老朱才能达到孙武书中的境界,而孙武自己却达不到!”

  “孙武和咱老朱的成就到底谁大,不再多说吧,咱老朱酸他做甚!”

  “还有,咱老朱只是对孙武这个人有些看不顺眼罢了,并非是否定孙子兵法的高明。”

  朱标听之,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

  …………

  《孙子兵法》的军事意义不由多说。

  哪怕是一些不喜欢孙武的人,否认的只是孙武,而不是《孙子兵法》。

  那些违背孙子兵法理论的人得到了什么?

  比如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——明英宗妄动开战端,土木堡之变做俘虏。

  众所周知,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强调了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  了解敌人,也要了解自己。

  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之一。

  而明英宗的故事,就是典型的不知己,不知彼,狂妄开启战端,导致一场大败,整个王朝由盛转衰。

  这就是不相信孙子兵法理论的后果。

  有明一朝,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百姓起家,在元朝末年的血雨腥风中逐渐成为一方豪杰,最后打败各路豪杰,把占领中原近百年的蒙元驱逐,恢复华夏,建立大明王朝。

  明初的几代皇帝,明太祖朱元璋自然是一代雄主。

  成祖朱棣从他开始,天子守国门,迁都在北平,他与北方草原民族数次大战,导致蒙元势力衰减,内部不断分裂,对大明的威胁减弱。

  第五代皇帝宣宗朱瞻基,年少时就被祖父成祖朱棣带的身边,甚至朱棣远征漠北的时候也带着这位圣孙,教导如何领兵打仗,所以,这位守成君王,开创了仁宣之治。

  明朝政治清明,百姓安居乐业,万国来朝。

  可惜,这位太平天子仅仅在位十年,在三十八岁时英年早逝。

  更可惜的是他的儿子,英宗朱祁镇长在深宫,不知民间疾苦,九岁登基当了皇帝。

  朝政有祖母张氏主持,有贤臣辅佐,继续执行宣宗时期的各项政策,社会民生都也在发展。

  可是,生在帝王家,长在深宫里的小皇帝,只有太监是他的玩伴,他信任太监王振,依赖王振。

  到二十岁亲政时,仍然事事都依靠王振。

  太皇太后张氏在的时候,王振不敢擅权弄事,张氏故去,辅政的三位老臣先后退休,这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,开始在朝廷内遍植党羽,明朝太监专权从这时开始。

  当时大明朝廷宦官专权,胆大妄为到什么程度呢?

  事情发生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两年。

  太监喜宁也深受明英宗的信任,喜宁看中了辅国公张辅家的一处田宅院子,就想抢占去,他的弟弟喜胜带着自净奴就去拆这处院子,自净奴就是净身了,但没法进入宫廷服务,就在权贵家当奴仆的人,喜胜强拆,自然和佃户发生殴斗,打死孕妇,一尸两命。

  张辅到司法部门提告,喜宁反咬张辅也蓄养自净奴。

  司法部门谁也不敢得罪,问题上交到皇帝圣裁。

  英宗竟然拉偏架,他赦免喜宁,让喜胜花钱赎罪,直接行凶的家奴边地充军。

  张辅家的自净奴也被充军。

  位极人臣,四朝勋贵,托孤大臣,曾是成祖朱棣手下战力第一的大将,远征安南,让安南人臣服的军神啊,从此只能多次任奴欺凌,忍气吞声的避祸。

  大明朝廷,太监专权,在事变之前已经是这般地步了。

  英宗称呼太监王振,叫王先生,喜宁只是巴结王振的奴才,张辅已经连奴才的奴才都惹不起了,谁还能去制止王振的胡作非为呢?

  这是明朝当时朝堂的境况,已经不是雄主朱棣时的样子了,甚至不是太平天子宣德皇帝朱瞻基时的样子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